近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量子芯片温度计。
该产品支持实时温度监测,具备较高测量精度等优势。测温范围为10mK~40K,通用性很广,可以非常方便地安装到稀释制冷机上,该超低温温度传感器已投入国产量子计算机中使用。
量子芯片工作在极低温的温度环境条件下,大约零下270度。为此,量子芯片的生产需要特殊的材料和特殊的工艺。这条产线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团队有60人左右,硕士和博士占比大概30%。位于安徽合肥的这条生产线于2022年1月投入运营,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陆续导入24台量子芯片生产相关的工艺设备,孵化出了3套自研的量子芯片专用设备,生产了1500多个批次流片试制的产品,交付了多个批次的量子芯片以及量子放大器等产品。
传统芯片是基于硅打造的,而量子芯片,实际上量子线路集成在碳基材料上,从而实现信息处理和运算,目前量产的最先进的硅基芯片是五纳米制程,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20个硅原子宽。
所谓量子芯片就是将量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进而承载量子信息处理的功能。借鉴于传统计算机的发展历程,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在克服瓶颈技术之后,要想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升级,需要走集成化的道路。
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相关研发团队负责人张俊峰表示,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器件,实时监测量子芯片运行的温度环境能够对整个量子计算机系统起到关键性作用。
本源量子团队成功研制出国产超低温温度传感器,使我国在极低温领域的温度测量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量子计算机实现完全自主可控迈出了重要一步。
合肥本源量子是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由中科大孵化而来,团队成员早在2003年前后开始研究量子计算科学。在2020年,本源量子上线首台国产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1号”,搭载超导6比特量子处理器夸父KFC6-130和本源量子测控一体机。截至目前,本源量子已研发出多台中国量子计算机,并成功交付给用户使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能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