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中已经加入很多高科技的产品,今天就来讲一讲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如何进行人工补光。
一、选用合适的补光灯
常用的农作物补光灯是LED植物补光灯。LED植物补光灯采用专用植物光谱,根据太阳光谱成分,利用LED不同波长、不同颜色的发光技术,给农作物精确施用生长所需的波段,剔除无用波段,做到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
每一种农作物都有其独特的生长习性,细化到具体某一类农作物,为了提高其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生长,需要用到专门的LED光谱进行照射。在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农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地提供适当的光照,可以充分的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三档光谱,针对不同时段、不同作物
LED专用植物光谱补光灯,具备三档光谱调节模式,可以实现三种光照条件的功能,波长从280nm到800nm,波段分配合理,可以做到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光照需求,可以做到完全替代自然光照。
一档冷白光,色温大于8000K,一般用于小型花卉和多肉类植物的补光,比如三色堇、金鱼草、长寿花、迷你月季、矮牵牛、睡莲、丽格海棠等。使用冷白光对农作物进行补光,可以起到防止作物徒长,美化作物株型,使花卉颜色鲜亮,花期延长的作用。
二档暖白光,色温2300K至3600K,大多用于室内观赏性大叶植物,比如空气凤梨、福禄桐、蔗类植物、发财树、豆瓣绿、小金钻、网纹草、白掌、粗肋草、豆瓣绿等。使用暖白光对农作物进行补光,可以起到紧凑株型,叶色更绿、更饱满,增大叶片厚度的功效。
三档紫红光,紫红光是一种复合光,是通过波长在405nm-430nm之间的紫色发光二极管发射的紫光照射在红色荧光粉上形成的,对于需要长日照的农作物,比如金鱼草、莺尾、唐菖蒲、凤仙花、虞美人、瓜叶菊、玫瑰、百合、紫罗兰等。特别是在秋季,通过延长14到16个小时的光照,可以起到诱导花卉开花和延长花期的效果,从而提高作物的观赏性。至于需要短日照的作物,比如蟹爪兰、杜鹃、菊花、山茶花、一串红、君子兰等,通过延长光照时间14-16个小时,可以起到调控花期的作用,并且使用补光灯后的花卉花朵更加饱满,体型更大,数量更多。
三、补光灯的照射高度
一般情况下,补光灯与农作物之间的距离要控制在0.5米至1米之间,这个距离是从农作物得到的补光强度和单个补光灯的照射面积考虑的,可以实现补光灯的充分利用。
由于农作物是在不断生长的,随着作物的生长,补光灯与作物之间的距离会缩短,因此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速度来调节LED补光灯的高度。为了更科学合理的控制补光距离,可以搭配使用距离传感器。
农作物并不是补光时间越长越好,除了生长,它也是需要休息的。一般来说,不光时间不要超过16个小时,如果补光时间过长,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抑制作物的正常呼吸作用。
补光操作可以根据具体的天气情况来进行。在白天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补光操作可以在造成或傍晚进行,补光时长不能超过3个小时。在阴天下雨或雾霾影响导致光照不足的时候,可以适当延长补光时间。
顶点光电子商城还提供专业激光补光灯光源:激光二极管,欢迎有需要的朋友前来咨询。